2011年3月17日 星期四

兩岸協議 修辭學的拚博


隨著時間的推移,ECFA到底能否在六月底簽署,已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。



環繞著ECFA,一般多注視著所謂早期收獲清單項目的類別多寡的變動;由於清單項目的變化,會連動地影響兩岸產業經濟的發展變化,其受到注目是理所當然;但是,在當前大陸「讓利」的政策制約下,清單項目的爭議性並不致於太大。兩岸環繞著ECFA協商發展迄今,進入最後階段,最難搞定的是雙方的政治原則。

雖說兩岸有默契地將ECFA定位為經貿性的協議,但是涉及到雙方簽署主體的界定以及是否觸及雙方政治底線等問題,則都是潛在的敏感政治問題。而如何面對及處理這些問題,最終都必須通過有關的話語行動以及語言文字符號,以文本的方式呈現或確立下來。到了這個敏感的節骨眼上,雙方所爭所討論的,其實都是一些被一般人認為很無聊的事情:一個字一個詞以及一句話的用字遣詞的斟酌爭論。

古往今來,任何重要的協議,負責協商談判者,到最後爭的都是上述那樣的政治問題,而他們各自正襟危坐或你來我往的較勁,到頭來的爭的都是一字一詞一話的用法;這也是說,談判協議到最後關頭是修辭學的拚搏;一字一詞一話,頓時都會變成活蹦跳的政治語詞。對於大陸而言,其所關切的是,ECFA最後以白紙黑字呈現出來的協議文本,是否符合所謂一個中國原則,以及將來是否會有突破一個中國原則的後續效應的產生;而對我們而言,我們所關切的是,我們的尊嚴或主體性是否有所確保,簽署的文本會引發內政上的風波或危機。

現階段,大陸是以所謂「一個中國原則」這樣的命題論述,做為制定對台政策和評估對台行為的「元敘事」。「元敘事」這個辭中的「元」有「首也,一也,始也,本也」等義,「元敘事」位居所有的論述敘事政策之上,一方面用於指導安排及組織其它一切論述、敘事和政策,而另一方面則用來壓制和排斥不同調的敘事。

依循著所謂「一個中國原則」論述這樣的「元敘事」,大陸在制定對台政策以及和我們互動時,都會先確定是否符合或不違背「一個中國原則」,而在政策施作以及行動展開的過程中,大陸也會隨時注意或評估是否有逾越「一個中國原則」的地方。像ECFA這樣在兩岸關係中這麼重要的協議,它之所以能展開協商,以及最後能否定稿簽署,大陸方面一定是戴著「一個中國原則」這樣的眼鏡,緊盯著整個協商過程,以及最後的文字定稿。

而對我們而言,我們也同樣會在是否有損我們的尊嚴和主體性的地方打轉,深怕一字一詞一話之差,引發巨大的負面效應或危機。

在雙方這種你來我往的字詞話語的斟酌過程中,雙方所需要的修辭學的智慧和創意;而這種智慧和創意的產生,都不是憑空可以迸出來的,它需要的是耐心、時間、信任和尊重;如果聽憑猜疑漫延,協議的簽署恐怕夜長夢多;因此,在ECFA這麼重要的協議簽署的過程中,修辭學的拚博,最後能否塵埃落定,代表著兩岸雙方的相互信任和尊重到底是達到什麼程度。

文章來源: 台灣新生報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